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經?費清單漸明:新能源汽車優先布局行業
[2017-10-19 09:19:08]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經費清單漸明:新能源汽車優先布局行業
國家明年重點研發計劃經費分配清單正日漸明晰。《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科技部獲悉,截至目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年申報指南已公布過半,共計26個專項,375個小項。涉及高技術研究、農業科技和基礎研究三大領域,經費預算累計89億元。
其中,新能源汽車、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經費預算分列前兩位,成優先布局行業。另外,高技術研究投資現分化,軌道交通、高性能計算等領域在多年高投入之后,正逐步進入“消化期”。
在已公布的26個專項中,大部分專項投資力度呈現逐年下降態勢。例如,先進軌道交通、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高性能計算、七大農作物四個專項2018年度的經費預算僅占各自2016至2018三年總預算的10%。降幅比例最大的當屬先進軌道交通,從2016年的12.26億元降低到2018年的1.125億元,降幅高達90%。而經費絕對數降低最大的是七大農作物專項,從2016年的15.62億元降低到2018年的1.834億元,減少了13.8億元。
“這與各行業科學研究的周期特點和國家對行業的優先布局有關。例如,農作物育種是一個長周期的過程,必須早投入,但云計算和大數據近年來發展迅速,是新科技浪潮下的新生事物,正逐步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注。”中國農業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李紅軍博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同屬于高技術領域的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云計算和大數據兩個專項擬立項項目數和經費數均穩步上升,成為目前已公布專項的“最大贏家”。
數據顯示,兩者2018年的項目數和經費占2016年-2018年總數的40%。其中,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在2016年-2018年立項數目78項,是高新技術領域各專項立項數目最多的;而且2018年的經費預算7億元,在首批11個專項中排名第二,占15.9%。而另一個國家研發投資的“常青樹”則當屬新能源汽車產業。2018年該專項擬立項24項、擬資助9億元,在11個專項中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一。
李紅軍認為,盡管屬于傳統的科技,但它是高端制造業的基礎,與國家安全有著密切聯系,只有研制增材制造相關重點工藝裝備,研發高可靠長壽命激光器核心功能部件,才能確保到2020年,基本形成我國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的技術創新體系與產業體系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支撐我國高端制造業發展。“至于新能源汽車的高投入,這和空氣污染有關。目前新能源汽車還存在諸如電池壽命較短、續航能力不足、充電時間太長等問題,所以加大研發投資,以便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體系,支撐大規模產業化發展。”李紅軍直言。
而在北汽新能源公司副總經理王可峰看來,作為汽車公司,如果自己不做新能源就是在給別人機會。他坦言,北汽儲備下一代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投入占其全部研發投入的30%以上,“不僅布局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也在與國外科學家合作探索新的科研項目”。
梳理申報指南目錄發現,在基礎研究領域中,目前立項41項,占本年度基礎研究領域117項的三分之一。而上述三大領域中,2016年至2018年基礎研究領域共立項161項,占三年度基礎研究領域548項的30%。干細胞及轉化研究是以我國多發重大疾病治療為需求開展的生命科學研究,對延長居民壽命和提升生命質量有著巨大貢獻,因此該專項三年經費19.6億元,是基礎研究領域7個專項最多的。
隨著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紅利逐漸釋放,激光制造、云計算和大數據、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在中央財政的扶持下逐步顯示迅猛發展態勢。但是,要讓有限的科研經費花在刀刃上,逐步完善經費管理制度也十分必要。在業界看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實現了包括預申報、預評審、答辯、上報等各個環節全流程痕跡管理以及公示制度,避免了暗箱操作。不過,管理制度仍有待完善。
“國家應在完善科研項目間接費管理上下工夫,使支出做到透明且有法可依。另外,也應嚴格控制新增設備,提高儀器使用效率,避免資源浪費。”有業內人士直言。
為了規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預算申報工作,使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項目預算申報要求,避免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走樣變形,科技部近日制定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預算編報指南》(以下簡稱《預算編報指南》)。
“相較于以前的預算編報,《預算編報指南》在經費使用要求方面有了明顯的變化。它進一步簡化了預算編報要求,減輕預算編制負擔;進一步明確了項目(課題)的實施主體,首次要求對關聯關系予以披露;進一步明確了不同來源資金的管理要求,預算科目編制更有針對性。”一位科研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