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考能力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
我總覺得邏輯、思維這類高冷學識對于文科生的我,很遙遠神秘。這輩子是甭想懂了??稍谖?/span>33歲這年,我竟然悟出了一些道道,并學會了運用。
表姐上個月生寶寶了,全家都覺得孩子不該穿紙尿褲,認為尿布更健康。孩子奶奶專程來伺候月子,并24小時陪伴,因為住樓房晾曬不方便,尿布換下就需趕緊洗,整夜孩子要換四五塊尿布,半夜也起來洗涮。就這樣折騰四晚,婆婆感冒了,怕傳染孩子不敢靠近孩子。這可苦了妹夫,白天上班,晚上照顧月子,漸漸不耐煩起來,表姐也跟著抑郁起來。跟我哭訴,這日子真沒法過了。
聽完她的訴說,回復:“你想過沒有,晚上給孩子用紙尿褲會省去很多麻煩?”
她馬上就說紙尿褲各種不好,還有紙尿褲危害孩子的各種擔心。
“要是紙尿褲真像你說的那么不好,為什么它還沒倒閉呢?存在即合理,紙尿褲肯定有傳統尿布不可比擬的優勢。”
她愣了一會,沒回話。我又說:“寶寶晚上換尿布,需解開被子,容易著涼。晚上大人也需要休息,休息好了白天才有精力更好照看寶寶。”
她沉默了一會回復:“也是。這是沒必要的折騰,孩子大人都受罪。白天用尿布,晚上用紙尿褲。但我還擔心婆婆不同意。”
我給她發了一篇知乎上關于紙尿褲的文章,說:“把這篇文章發給姐夫看看。很專業的解釋,他能明白的。然后讓他去說服他媽。”
后來她家的事完美解決了。把這事跟老公說了說,他說:“不簡單,你現在都會用邏輯思考解決問題了?”
我不解地看他。他一笑:“這個邏輯思考的過程是“找到問題——分析出問題關鍵——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行動”。
“表姐覺得你有養孩子的經驗所以問你。她也想了紙尿褲的方案,只不過缺少有力的說服。但你要把你的經驗跟她說,她不一定同意,因為每家的情況不一樣,孩子跟孩子也不一樣。幫她解決問題,要從她的情況考慮。她家人最擔心的是什么?也可以說最在乎的是什么?”
“寶寶的健康啊!”
“對啊,換尿布容易讓孩子著涼。光這一點就足以說服她了。你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提出了解決方案。白天用尿布照顧了老一輩人的感受,夜晚用紙尿褲對孩子好,對大人更好。而且你沒用自身經驗,而是從專業角度給她發了篇文章,容易讓人信服。”
“這就叫邏輯思考了?”我覺得比我想象地簡單。
“是啊。不難吧,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很容易找到問題的關鍵,然后想法解決它。”
生活中我們幫別人解決問題,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把自己的經驗和想法照搬給別人。30歲之前的我就是這樣的,我的經驗沒錯,你照著去做就能行。結果不符合對方的情況,遭受抱怨,自己也委屈,我為你好,你卻怨我,簡直不識好人心。
邏輯思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我們的幸福感都取決于這種思考能力。這種能力可以用情商來描述。
先說說幸福感吧。小兩口過日子,乖乖女,媽寶男,都有一種想法,愛我就該包容我。我媽都沒叫我做的事,你叫我做。憑什么?我做不來的事一向有爸媽幫忙,現在就該你幫我,我做不來不是我的問題,是我沒做過,不會做。而且你做,還必須達到我的滿意度。做出一點妥協,就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這種邏輯思考處理事情,只會讓雙方關系緊張。沒有誰因為愛一個人一味的遷就對方,就算原諒,也在心里留下了疤痕。幸福感還剩幾分?
怎么才算是邏輯思考了呢?
公司年會,領導請大家吃海鮮,一是為獎勵大家的業績,二是為溝通職員之間感情。期間有一盤菜是“辣炒花蛤”,我部門的一個小姑娘說:“我家鄉離海近,吃海鮮特別方便還新鮮。像這種大小的蛤蜊我們那的人都是雜碎做雞飼料。大家有時間去我家鄉,我請你們吃....海鮮”后面的海鮮二字她說的聲音很小,因為領導把伸向花蛤的筷子收回來了,定定地看著她。讓她有種說錯話的不好感覺。
餐后領導對我說,讓我教教那個小姑娘說話。于是記在心上,找個機會和她聊一聊,我問這位姑娘:“你跟領導說海鮮的目的是什么?”姑娘說:“希望跟領導溝通感情,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我說:“你要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正在吃蛤蜊,你的下屬跟你說這是喂雞用的,你是什么感覺?”
她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沒那個意思,那我去道歉吧”。我說:“不用了。你去道歉是覺得領導小氣到容不下一句話?!”
“工作上提個醒,咱們是做服務行業的,要學著說話。當你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事情,你就不會沖動的說出這句話。”
“可是我只是習慣了這樣說話,并無惡意。”
“習慣并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正常的邏輯是“表達,引發思考共鳴”,可是當你邏輯有問題,你說的話就變成讓別人尷尬的話題。這種無意識很可怕,尤其在工作中。當你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問題,就能了解更多客戶的需求,提供更符合客服的服務。而不是只想著用自己的經驗去判斷客戶需要什么。”
“你說的對,可我還是不明白怎么才能有邏輯?”
“舉個例子:有個你喜歡的男孩今天跟你表白,你想答應他,又擔心跟他談幾年戀愛,萬一不能結婚,這幾年青春就白白浪費了。那你接受不接受?”
姑娘猶豫了,“這個確實很難選擇,主要怕后悔。”
“想一想,就算你不答應她,時間就會停止?容顏就會永駐嗎?”
“這個不會呀。”
“對,時間不會停止,容顏肯定老去,這是最大的事實。你的思考要圍繞著事實進行,是邏輯思考的前提。接受會怎樣?不接受又會怎樣?你想改變現狀就要做出選擇。理智的選擇不以個人喜好,而是比較利弊,會幫你容易些做出選擇。”
“在紙上寫下來行嗎?”
“可以。這樣還能幫你邏輯思考問題。”
“我忽然覺得清晰了許多。但是我還是覺得說話好難,一不小心就說錯。社會好復雜!”
“你觀察過沒有,很多人說錯話都會用我父母比較寵著我/我沒有接受過這方面教育/我從小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等等借口,反正不是他們的錯,然后他們就不用改變了。這就是典型的情商低。而正常的邏輯卻是無論什么原因,都只有你自己開始行動,才有機會改變現狀。”
也許她覺得我說的話有些許道理,真正聽了進去。小姑娘后來在部門一直做得挺好,還升了經理。領導還說那個小姑娘跟剛來時不一樣了。
看來“聽人勸,吃飽飯”這句老話沒錯。其實不怕情商低,就怕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把情商低當成真性情,就會被這種邏輯引導,覺得這樣做我沒錯,這是真性情,有什么說什么呀!證明我不虛偽呀!用這種邏輯思考和他人打交道,會變得人嫌狗不待見,路也越走越窄。
生活一半的坎坷都是人自找的,不懂邏輯思考,不會跟讓人溝通,自己給自己挖坑。